《美國醫學會雜誌》上周刊登一篇研究指出,量測血壓時手臂的擺放位置,會影響血壓數值的準確性,不正確的姿勢量出的血壓可能至多增加10毫米汞柱。不正確的血壓數值可能導致醫師誤判,因此給出劑量過高的降血壓藥,反而造成危險。正確的量血壓姿勢該怎麼做?心血管內科醫師和護理師分享量血壓訣竅。

姿勢錯誤 量出的血壓恐比實際高10毫米汞柱

美國這項研究找來133名18~80歲成人,測試量血壓時3種不同的手臂擺放姿勢量出的血壓差異,結果發現量血壓時將手放在大腿上,量出的血壓會比手正確放在桌面上高4毫米汞柱,若讓手自然垂放在身側,量出的血壓至多可比正確的姿勢高10毫米汞柱。

 

振興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,量血壓時如果身體用力,心臟必須升壓,為肌肉用力所需提供更多的血液,因此血壓會比身體放鬆、沒有用力的狀態更高,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,血壓增加10毫米汞柱,可能就需要多吃1顆降血壓藥,血壓數值是醫師診斷和開藥的參考依據。

手放大腿或下垂懸空 其實肌肉都在用力

陳冠群說,美國這項研究對比的另外2兩種不正確的測量方式,不論把手放在大腿上,或自然垂墜,表面上手臂似乎都沒有用力,其實肌肉並未完全放鬆,肌肉仍在承擔重量,會造成量測結果失真。

壓脈帶應與心臟同高

陳冠群和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長黃喬欣指出,民眾量血壓時容易忽略的細節有:

 

1. 坐有椅背的椅子:量血壓最重要的原則是讓身體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測量,因此必須坐有椅背的椅子,讓脊椎靠在椅背上、使背部放鬆,不須用力。

2. 壓脈帶與心臟同高:根據連通管原理,壓脈帶和心臟高度相同,測出的數值才能代表心臟所受的壓力。

3. 壓脈帶的位置、方向和鬆緊:壓脈帶下緣距離手肘內側彎曲的折痕約1、2指寬(約1、2公分)。壓脈帶與血壓計相連的管子應位於手臂內側正中間。壓脈帶綁的鬆緊度不宜過鬆或過緊,約保持1指可以塞得進去的緊度最剛好。

4. 手腕的高度:平放在桌面上或墊高皆可,重點是不要用任何力氣去保持特定的高度。

5. 雙腿不要交叉:血管會因姿勢的改變而收縮或舒張,所以不要做任何增加血液流動阻力的姿勢和動作,以免影響血壓。

 

 

 

文自/健康2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