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2023年受檢者中,整體女性30%有高血壓問題,男性的比率更高達54%。對照衛福部國民健康署「2017~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結果,18歲以上國人超過四分之一、約529萬人有高血壓,顯示國人血壓過高的情況十分普遍。

血壓沒控制好 小心併發症更傷身

高血壓分成「原發性」及「續發性」兩大類,原發性高血壓指的是多重因素造成的血壓上升,雖然確切的原因仍不完全明朗,但可能致病因素包括年齡、體重過重或肥胖、飲食問題(熱量太高、飲酒過量、鹽太多等)、吸菸、缺乏運動或情緒壓力等,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因為家族遺傳而有高血壓症狀。

續發性高血壓則是指因為其他疾病造成、或是因為治療其他疾病而使用的藥物所引起的高血壓,例如腎臟病導致水分代謝變差、內分泌腺體(例如甲狀腺、腎上腺)異常造成身體調控血壓的機制失靈等,因為是接續在其他疾病之後出現,故稱「續發性」,治療時必須一併治療主要疾病。

健檢要注意什麼?高血壓如何判定?

健檢報告有2個指標可反映血壓狀況:

  1. 收縮壓(Systolic blood pressure):血壓是血流衝擊血管壁時產生的壓力,心臟收縮打出血液時的血壓稱為收縮壓。
  2. 舒張壓(Diastolic blood pressure):心臟舒張時,血液在動脈裡流動產生的血壓稱為舒張壓。

只要收縮壓超過130mmHg或舒張壓超過80mmHg,即判定為高血壓。

一般而言,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,應長期穩定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但血壓控制仍需因應病患的個別狀況來決定,必須同時考量病患的共病症與其治療藥物,以及是否出現治療相關的低血壓徵候。

血壓超標怎麼辦?做到6件事遠離危害

除了醫師判斷必要時需服藥控制血壓外,生活中的「非藥物治療」也很重要。非藥物治療不只能輔助藥物達到降低血壓的治療效果,還能讓血壓控制更加穩定。

非藥物治療多管齊下,可把握S-ABCDE原則,做到6件事控制血壓不超標:

  • S,飲食中減鹽(Sodium restriction):減鹽對降血壓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每天的鈉攝取量為2000~4000毫克(即5~10克鹽)。如果想選用低鈉鹽,這種鹽的鈉雖然低,但鉀含量卻高,腎功能不佳的人不宜食用。
  • A,飲酒應適量(Alcohol limitation):國健署建議男性一週飲酒不宜超過100克、女性一週不宜超過50克(註:15克酒精=酒精濃度4%的啤酒375cc)。
  • B,維持理想體重(Body weight reduction):身體質量指數(BMI)建議維持在20.0~24.9之間。
  • C,戒菸(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):戒除傳統紙菸、電子煙。
  • D,健康飲食(Diet adaptation):多吃穀類、蔬菜、水果、堅果、低脂肉類(例如魚、瘦肉、去皮雞肉等),乳製品也盡量選擇脫脂或低脂產品。
  • E,規律運動(Exercise adoption ):每週運動5~7天,每天約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(例如快走、打羽毛球、騎單車)。

 

文自/康健